解讀政府報告:未來工作重點公布,為土壤修復市場帶來什么信號?
2022年以來,土壤問題已經多次在重磅政策中亮相。2022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時間全面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這是距上一次全國土壤普查40年后,我國再一次對土壤進行的“全面體檢”,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二十大重點強調了土壤污染治理問題,強調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過去五年,我國加大了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和修復力度。在部署未來工作時,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要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意味著土壤污染治理市場或將在未來被重點關注。
E20研究院分析,2022年來,我國土壤修復領域在行業規范、投融資及技術標準等方面的政策頻出,在頂層設計上有力推動了行業發展。而隨著“三普”進入實地調查,土壤治理工作網絡也越織越密,根據最新普查數據,2022年全國建設用地污染地塊總數達到982塊,較2021年增長了27.5%,市場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張。隨著“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持續深入開展,土壤修復行業需求有望持續釋放。
二十大對“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的強調,標志著我國土壤修復行業正逐漸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污染管控與污染修復成為促進土壤污染協同高效治理的兩大抓手,而土壤環境的監測檢測、土壤環境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污染溯源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土壤環境管理與修復的咨詢服務等配套細分領域作為污染源頭防控工作的重要支撐,亦將受益于政策紅利,迎來更大的市場機會。
從實際的市場情況看,風險管控技術在項目應用頻次上高居榜首,隨著國家對在產工業企業等土壤污染源頭的關注度的不斷增加,污染管控市場的發展機遇已然顯現,并預計在“十四五”期間持續升溫。但值得注意的是,熱度下的污染管控在實際確保源頭預防的同時,亦有可能成為相關企業的“障眼法”。目前有些區域出現了以管控代替修復以及管控簡單化的苗頭,掩蓋了重污染源的修復需求,阻礙了“凈土保衛戰”的進程推進。在這一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明確風險管控內涵外延和使用條件,壓實各方主體責任,用強監管規范市場需求,激發全領域的市場活力。
內容摘自:中國水網 易君仁
近年來,德森環境向環保裝備研發制造領域縱深發展,不斷打磨提升自身研發技術。研發的撬裝式模塊化土壤修復設備以及德森移動修復裝備,滿足了不同工藝及快速安裝和轉場的需求。配備的智能化云管理平臺,可在PC端、手機端進行多界面靈活切換,實現設備遠程操作,進行數據分析。目前,我們的設備一達到了100t/h的土壤修復量,得到了市場的強力認可。更多了解,歡迎來電咨詢。